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2卷  第3期

封面
2022-03期封面+目录
2022, 2(3).
摘要(279) PDF(102)
摘要:
刊首语
2022-03刊首语
2022, 2(3): 1-1.
摘要(289) PDF(169)
摘要:
“COP14大会”专题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的成就与展望
雷光春
2022, 2(3): 1-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71501
摘要(402) HTML (93) PDF(72)
摘要:
中国于1992年签署《湿地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67个缔约方。自加入公约以来,中国政府严格履行国际义务,在制订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的法规政策、指定国际重要湿地并建立系统的保护体系,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总体稳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履行公约的过程中,极大提升了履约能力,建立了全面的履约机构和科技支撑与社会参与机制,形成了湿地保护主流化。《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将于中国召开,作为这次会议的东道主和今后三年的常委会主席国,中国将在推动公约发展等做出更重要的贡献,同时,夯实湿地保护修复成效,建立更加高效的以国际重要湿地管理为核心的保护体系,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多重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湿地保护法实施机制与我国的国际环境公约履约
马梓文, 张明祥
2022, 2(3): 9-16.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22801
摘要(303) HTML (149) PDF(55)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强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而制定出台的重要立法成果。该法律明确了湿地的概念和我国湿地的管理体制,做出了加强湿地资源基础管理、发挥规划在湿地保护中的引领作用、完善湿地分级与分类保护制度、科学推进湿地修复、强化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范引导湿地的合理利用、鼓励公众参与、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等法律规定,在全方位推进我国湿地全面保护的同时,充分与《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环境公约相衔接,体现了我国长期致力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中国湿地碳汇功能的提升途径
张骁栋, 朱建华, 张小全, 闫钟清, 康晓明
2022, 2(3): 17-23.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72804
摘要(855) HTML (339) PDF(235)
摘要:
湿地是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具有显著的储碳、固碳功能。湿地碳汇与环境变化及人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提升湿地碳汇功能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聚焦于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需求,梳理了政策和技术两方面的途径。在现有的湿地政策中,恢复退化的滨海红树林和盐沼、加强泥炭地保护、恢复和新增内陆沼泽湿地可有效提升湿地碳汇。潜在的碳增汇减/排技术包括植被修复与重建技术、水文调控技术、施加生物炭和土壤底质改良技术等。然而,目前的政策和技术通常是从湿地保护和恢复领域移植过来,缺乏定量增碳效应评估,仍需通过示范实践、加强监测评估使湿地碳汇功能提升技术更加成熟,政策目标更加明确。
基于景观指数的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李永进, 汤玉喜, 黎蕾, 唐洁, 杨艳, 牛艳东
2022, 2(3): 24-34. doi: 10.12335/2096-8981.2021110801
摘要(320) HTML (105) PDF(59)
摘要:
保护成效评估对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洞庭湖4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保护区网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时空变化、保护性景观质量指数、人工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保护成效综合指数对1982—2018年其景观保护成效进行评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2—2018年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性景观面积所占比例由85.20%下降至85.13%。其中,湖泊和河流景观面积显著缩减,沼泽和滩地景观面积明显增加。在各功能区中,核心区、实验区保护性景观和人工干扰性景观的面积及其占比均略有增加。各类景观相互转移比较明显,沼泽地、滩地、库塘和林地均存在较高的面积转出率和转入率,景观转类指数为1.80。1982—2010年人工干扰性景观面积显著增加,2010年之后人工干扰性景观面积快速减少。其中,林地对景观保护成效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自然保护区保护性景观质量指数由1982年的52.11增加至2018年的52.26,人工干扰性景观质量指数由−2.15变为−2.10,这表明保护性景观质量提升和人工干扰性景观干扰程度降低。1982—2018年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综合指数为0.40%,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总体表现“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和提升其保护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浙江省杭州市小微湿地资源调查分析
钱逸凡, 沈娜娉, 王铮屹, 初映雪, 孙清琳, 楼毅
2022, 2(3): 35-42. doi: 10.12335/2096-8981.2021053101
摘要(435) HTML (144) PDF(106)
摘要:
本文以浙江杭州为例,对市级尺度小微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探索性研究,探讨小微湿地调查方法,初步掌握了杭州小微湿地资源和分布特征。截至2020年年底,杭州小微湿地面积为16 175.75 hm2,占杭州全市国土面积的0.96%,相当于2013年全国湿地第2次调查发布8 hm2以上湿地面积117 815.81 hm2的13.73%。在湿地分类方面,杭州全市小微湿地可分为7种类型,其中库塘型11 708.27 hm2,占总面积的72.38%;在斑块结构方面,随着斑块大小的增加,小微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的比例均不断减小,分布规律呈现幂函数递减;在湿地分布方面,集中分布于余杭区、临安区、富阳区、建德市和萧山区5个区市,占总面积的73.38%。本文还梳理了杭州小微湿地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以期为完善小微湿地调查体系、推进杭州及各地小微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张勇, 史洋, 董雪, 许亚明, 蔡春轶, 党永峰
2022, 2(3): 43-49. doi: 10.12335/2096-8981.2021052701
摘要(328) HTML (78) PDF(72)
摘要:
鸟类是湿地中最活跃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动物类群,既依赖于湿地生境又能反映生境的变化。鸟类组成和多样性被认为是监测和评估人工湿地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指标之一。北京市汉石桥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地区鸟类迁移的重要通道上,是鸟类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具有重要的监测价值。然而,目前汉石桥湿地的鸟类种类和多样性还不清楚。通过整合2005—2021年汉石桥湿地日常巡护和监测的鸟类数据发现,截至2021年汉石桥湿地共记录鸟类18目52科221种,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68种(44.4%)。在汉石桥湿地发现了137种国家级和市级保护鸟类,占整体种数的62.00%。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9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3种,市Ⅰ级保护鸟类11种,市Ⅱ级保护鸟类84种。汉石桥湿地具有较高的鸟类多样性,对鸟类的生存、繁殖和迁徙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加大鸟类保护力度、完善保护措施。
城市公园繁殖鸟类多样性与嵌套分布格局——以广西柳州为例
李斌强, 唐婷婷, 杨妙丹, 谭丽凤
2022, 2(3): 50-64.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42001
摘要(499) HTML (118) PDF(78)
摘要:
城市化是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揭示城市化进程中生境破碎化对鸟类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影响,作者于2021年4月至8月采用样线法对广西柳州12个城市公园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1目37科79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为52种,占总体鸟类物种数的65.82%。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鸟类物种数与公园面积显著相关,与公园隔离度无关。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柳州城市公园中的繁殖鸟类多样性周转组分大于嵌套组分,各公园的鸟类物种组成存在着差异。嵌套格局NODF和WNODF分析显示,柳州城市公园繁殖鸟类为反嵌套格局分布。环境过滤、优先效应和公园属性可能导致了不同公园间的鸟类物种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反嵌套格局。该研究结果可为柳州及相同生态类型的喀斯特城市制定鸟类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建议在城市化进程中扩大城市公园面积,有利于城市繁殖鸟类的多样性保护,可使面积较大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提高鸟类的保护效率。
其他研究论文
基于相关法规及标准的中国自然公园规划分区与管控分析
翟林, 辛蔚, 孙兴文, 马骢, 赵晋
2022, 2(3): 65-74.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11002
摘要(362) HTML (149) PDF(90)
摘要: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下,我国开始整合、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也将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保护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的重要补充,类别丰富,管理和规划情况复杂,更与社区、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同时,自然公园的既有分区也影响生态红线的划定。在自然公园由林草部门统一管理后,在保护管理的规则方面则面临许多新旧问题与挑战,其中就包括是否需要统一分区和管理方式以及怎么分区、重点管什么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梳理自然公园的相关法律和规划体系,以及其中规定的分区体系及管控对象,综合考虑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规定,建议自然公园采用分级保护与功能分区并用的规划管理方式,结合产业、社会发展情况,动态制定保护区内的正负面清单,以期为相关部门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自然保护地工程项目建筑材料的科学选用
张亚慧, 齐越, 雍娟, 任丁华, 于文吉, 于海霞, 邓侃
2022, 2(3): 75-81.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33101
摘要(403) HTML (115) PDF(56)
摘要:
自然保护地建设离不开工程项目建设,在建筑的选材上,既要考虑材料的建筑力学特性,又要考虑材料应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生物友好、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容等特性。本文在对比常用的建筑材料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高性能重组材料的性能特征以及其在自然保护地中的应用优势,以期为自然保护地的建设提供一种低碳材料和多元发展的可能。
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网络分析——以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辖区为例
周丹
2022, 2(3): 82-91.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21201
摘要(406) HTML (77) PDF(83)
摘要:
为缓解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了解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自上而下定性分析和由下而上“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辖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利益影响关系的社会网络。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中开发旅游资源的老君山风景区居于核心地位;而保护区管理局在与景区重叠区域的控制权受限,处于半核心地位;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关系网络的影响很小,与各群体间关系松散;利益相关者在关系网络中的地位随距离增加而降低,随着保护区中活动增多而升高。本文建议利用关系网络特征,搭建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区的共管机构,扩大保护区管理局权限,控制开发群体行为,增强半核心和边缘利益相关者资源保护的影响力,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目的地形象的旅游产品差异化研究——以临安山区为例
陈思凡, 张亚平, 徐斌
2022, 2(3): 92-105. doi: 10.12335/2096-8981.2021110602
摘要(338) HTML (88) PDF(49)
摘要:
针对同一区域内山地风景区建设存在同质化竞争等现实困境,结合自身基底建设特色山地旅游,形成区域内的差异化互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浙江省西部山区是杭州实施“旅游西进”战略、增强旅游吸引力的重点建设区域。现有关于山地景区的研究尚未关注资源同质景区的旅游产品规划领域。研究利用山地旅游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差异,构建“认知度—认同度”矩阵模型以区分山地旅游产品类型。结果发现,在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相似的情况下,目的地景区的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仍有较大差异。其中,大明山优势产品是观光旅游,天目山优势产品是康体保健,太湖源和浙西大峡谷的优势产品是休闲度假。 “认知度—认同度”模型为建立区域内旅游体系提供了一个自下而上的思路,可为区域内市场重合率高且资源同质的景区探寻地方特色、建设差异化旅游品牌提供参考。
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邢韶华, 张芳玲, 承勇, 刘云强, 王红梅
2022, 2(3): 106-119. doi: 10.12335/2096-8981.2021111502
摘要(381) HTML (104) PDF(82)
摘要:
通过厘清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促进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的优化整合,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支撑。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我国东北地区的9类59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地在地理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格局,东南密,西北疏。辽东半岛—环渤海区域、长白山区域、张广才岭区域、大黑山和小兴安岭区域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高密度区域。2)东北地区大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分布于低海拔地区。在海拔300 m以下范围内分布的自然保护地有291处,占自然保护地总数的49.07%。在研究区域涉及的15个二级流域中,沿黄渤海诸河流域、浑太河流域、鸭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地分布最密集;在涉及的20个三级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中,辽东半岛落叶阔叶林与湿地区、龙岗山针阔混交林区和燕山落叶阔叶林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自然保护地类型多样。3)在研究区域中70%的区域都能在2 h内抵达一个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地交通可达性总体较高,尤其是研究区域的东南部和中部区域相对更好,而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可达性相对较差。这也表明自然保护地的聚集区域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也是迫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国土空间优化的地区。
广东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
杨志刚, 黎颖卿, 秦琳, 郭盛才, 樊晶
2022, 2(3): 120-12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61401
摘要(406) HTML (210) PDF(96)
摘要: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大,且广东属南方集体林区,又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自然保护区内各种人类活动较多。本文选取2019年和2020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辅助识别和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对比前后期影像变化,识别各种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历年中央环保督查和历年绿盾行动点位信息,通过梳理新出现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地类变化图斑后开展实地核验。并在现有HAILSNRHI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然保护区新增人类活动强度指数IHAC,利用遥感监测结果进行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IHAC能够对2019—2020年新出现的人类活动动态影响做出客观、定量的评价,可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价和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测预警工作奠定基础。